抗菌药物能起到动物福利等目标,但抗菌药物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也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自欧盟禁烧抗菌药物的使用开始,美国也在逐渐取消可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数量。那么,我国这方面有什么计划呢?2018年5月16日,在重庆召开的第五届全球肉鸡研讨会上,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检验中心崔明全博士就该问题进行了报告。
抗菌药物减少使用是趋势
耐药性产生了很多严重的后果,在2016年G20峰会上,193个成员国签署承诺,发布了《政治宣言》,要加强管制抗生素,加强适当使用抗生素的宣传,鼓励医疗界召开替代疗法研究。我国政府也积极响应。
崔明全介绍,卫计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农业部印发《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行动计划(2017-2020年)》,计划完成5项目标,开展6项行动,提升4种能力,明确4项保障。具体如下:
5项目标:优化兽用抗菌药物品种结构、省(区、市)平兽医处方销售受用抗菌药的比例达到50%、完善兽用抗菌药物检测体系、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剂逐步退出、提升养殖环节科学用药水平。
6项行动:监管行动、监测行动、监控行动、示范行动、宣教行动、退出行动。
4种能力:提升信息化能力、提升标准化能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国际合作能力。
4项保障:加大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落实目标考核、发挥专家作用。
要实现上述目标,不仅需要监管部门,还需要兽药生产企业、养殖企业与养殖户、视频动物生产者、兽医等群体要履行责任,积极参与,为食品安全而共同努力。
抗菌药物评估与是否使用
为延缓耐药性,农业农村部开展了耐药性监测、风险评估以及肉鸡养殖减抗行动计划等方案,对当前的抗生素耐药性进行了各方面的评估。
1、不宜批准动物使用的抗生素种类
从耐药性考虑:头孢四代、氟喹诺酮类四代、碳青霉烯类、噁唑烷酮类、单环β-内酰胺类、糖肽类、新型大环内酯类、新型四环素类。
从食品安全考虑:呋喃类、硝基咪唑类、酰胺醇类-氯霉素、喹咻类。
2、目前动物使用的促生长抗生素
进入风险评估耐药性的抗菌性抗生素:金霉素、土霉素钙、吉他霉素、维吉尼霉素、黄霉素、阿维拉霉素、恩拉霉素、杆菌肽、那西肽。
可以继续使用的抗球虫抗生素:莫能菌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拉沙洛西、赛杜霉素、有机胂、喹咻类(安全问题评估)。
耐药性问题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崔明全表示,耐药性问题的减缓离不开大家的关注和参与。“无抗”养殖的第2级-饲料中不加抗菌药物促生长与第3级-仅治疗使用预防不使用,是目前有希望做到的事,“无抗”养殖第4级-治疗和预防都不使用的终极目标,也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