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易和药业

您所在的位置 > 亚太易和药业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Company News
中国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中医药企
发布时间: 2019-05-28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2019年5月25日,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这是我国政府与中医专家历经十余年持续努力所取得的宝贵成果。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报告》指出,ICD-11 包括一个题为“传统医学病证—模块 1”的补充章节,将起源于古代中国且当前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其它国家普遍使用的传统医学病证进行了分类。将有关传统医学的补充章节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使我们第一次能够统计传统医学服务和就医情况,测量其形式、频率、有效性、安全性、质量、结果及费用,并可以与主流医学和研究进行对比。

 

      《国际疾病分类》是世卫组织制定颁布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是各国政府在医疗、管理、教学、科研以及政策制定方面,关于疾病分类的规范性标准,是全球卫生健康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基础和通用标准之一。
 


      世卫组织传统医学、补充医学与整合医学处处长张奇表示,将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标志着以世卫组织为代表的整个国际公共卫生系统对包括中医药以及来源于中医药的这部分传统医学价值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中医药在中国、在国际上应用越来越多这一现实的认可。“可以说,纳入本身对中医药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际疾病分类》历经百年已经过10次修订,并于2007年启动第11次修订工作。在世卫组织牵头组织和技术指导下,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通力合作下,《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最终建立了以中医药为基础,兼顾日韩传统医学内容的病证分类体系,推动了传统医学150条疾病和196条证候条目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传统医学章节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后,中医药具体对哪些人群、哪些疾病有效,相关数据不仅可以从中国收集,还能在国际上更广泛地收集,因此可为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依据。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五大洲22个国家开展的第五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6-2017)结果显示,中医药继续成为国家形象亮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ICD-11的正式发布有助于我国建立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并体现我国中医药卫生服务信息的疾病统计网络,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彰显中医药服务在我国健康服务中的能力和地位,也可较全面反映世界范围内中医药为各国人民提供服务的情况。

      随着中医药的“入世”,中医药企业走出去步伐也将逐步加快,国际社会对中医药产品的关注度也显著上升,中医药全球化合作新格局将逐步形成。我国的中药类和提取物企业,也必将成为见证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推动者和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