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类新兽药”制剂喹烯酮预混剂,纳入新版《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
近日,农业部发布新版《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征求意见稿),收录了26种药物饲料添加剂。球虫药除外,增加的品种有4种,包括:喹烯酮预混剂、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预混剂(BMD)、博落回散、山花黄岑提取物散;删除了6种,包括:氨苯胂酸预混剂, 洛克沙胂预混剂,喹乙醇预混剂,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牛至油预混剂,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
喹烯酮(Quinocetone)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和兽药研究所研制的畜禽抗菌、止泻、促生长新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国家科委、国家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推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获中国饲料科技进步奖、“挑战杯”中国饲料特殊贡献奖。农业部公告第295号公布为我国在国际上首创的“一类新兽药”,并于2003年8月正式发布公告批准其在动物饲料中使用。
喹烯酮
化学名称为:3-甲基-2-肉桂酰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分子式为C18H14N2O3,分子量306. 32,结构式如图所示:
作用机制
喹烯酮分子结构中,母核是喹噁啉-1,4-二氧化物,其2位上的侧链与喹乙醇完全不同,因而生物活性也有很大的差异,保留了其抗菌促生长作用,毒性却大大降低。其抗菌促生长作用的机理可能主要取决于其母核结构,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侧链对母核药效的重要影响。就此推理,其作用机制与喹乙醇大体相似,即喹烯酮可选择性地抑制肠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喹烯酮能保护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和肠壁不受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害,故能有效地控制仔猪腹泻等。喹烯酮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而保持其中有益菌群,可增强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加速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据药物试验结果表明,喹烯酮可作为畜类、禽类,特别是幼禽幼畜用的饲料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效果。应用于水产养殖具有保护水的纯洁度和一定的净水作用,有很好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提高成活率,尤其适用鱼类、海参、鲍鱼育苗预防细菌性感染用。
山东亚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国家一类新兽药制剂"喹烯酮预混剂(50%)"产品获得农业部“兽药添字”批准文号[兽药添字(2014)150672406],为喹烯酮的广泛科学运用打下坚定的基础。